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绿一佳农业百科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出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证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出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人心经。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有经络辨汪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

例如,本草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

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治疗头痛时,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可以提高疗效。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

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往往因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的药同用,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若拘泥于见肺治肺,见肝治肝,单纯分经用药,其效果必受影响。

绿一佳农业百科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