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是重农抑商的?

来源:网络
绿一佳农业百科

应该说是从秦朝,从统一全国的秦朝开始一直延续到闭关锁国的清朝,都严格控制着商业的发展,更将盐、茶、酒和煤等产品列入禁榷物种,以此来限制民间贸易,商人的地位在各个朝代不太高,甚至有些朝代从商会被人鄙视。

汉代。重农抑商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奖耕战”“抑商贾”就是当时提出的“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凡实行变法的各国大都采取了类似的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政策,为汉代完全承继,一直到清代都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废除的时间是: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百姓观念改变则是在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出现,代表有: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等等。

成因分析:

1、中国传统观念中素有“重义轻利”的思想。最早的儒家虽然不贬斥商业,但他们主张“重义轻利”,这些思想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轻视商业和商人的价值体系,人们以读圣贤书继而入仕为人生的正确规划,大多数人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从事商业活动。

2、统治者出于政权稳定的需要。“重农抑商”政策缘起于战国,当时耕战思想占据治政思想的主流,韩非认为如果商人得势,既有钱又有地位,那将对耕战之士不公平。

商业活动会增加人员、物资的流动,在相对封闭的大一统社会里,流动性的增加意味着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同时,在统治者看来商人还危害到封建等级制度,也是俭朴的社会风尚走向荒淫奢侈的破坏性力量,所以对商人无不保持高度警惕。

3、封建土地私有制所造成。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皇帝是名义上天下土地的总拥有者,但实际上土地的所有权在皇帝及其以下大大小小的地主手中,获得地租是维持政权及地主阶层生活的主要来源,所以必须把足够的人口牢牢拴在土地上。

春秋以前对商人并不排斥甚至出现过“崇商”现象呢?这也与土地制度有关,春秋之前土地虽然也是私有制,但是奴隶主私有制,农奴不同于农民,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商业对稳定政权的种种不利在奴隶制度下并不存在。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封建社会的欧洲和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当时他们那里封建主阶层统治下的农民更像农奴,在哪里居住、在土地上耕种什么都有严格规定,国家对人既然能控制到这种程度,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去限制商业活动了。

4、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幅员辽阔,先民们很早开始就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魏晋之前,主要经济带尤其集中在长江以北,这里以平原为主,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又因为物产的地域性差异不明显,所以物资交流的依赖性不高,早期商业活动往往以奢侈品为主,而不是生活必需的粮食等物资。反观欧洲,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都处在半岛之上,境内多山,物产有限,只有通过贸易才能保证生活所需,从而形成了重商的传统。

秦代在土地方面做了什么制度?

秦朝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代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产量两个方面都超过了以前?
在土地制度方面,秦初承认土地私有,同时保留一定数量的休耕地,以法律形式在全国确认土地私有,并制订了相应的赋税制度?
土地私有制的建立,在当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秦代土地制度的逐步完善,体现了封建土地制度初建时的特点?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历代国君都把农业作为治国之本,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推广铁器和牛耕?战国时代所修建的都江堰灌溉系统?郑国渠,以及其他数以万计的陂池沟渠,直到秦统一后仍在发挥作用?
秦代配合水陆交通建设,又在陇西?关中?黔中?会稽等郡修建了大批新的水利设施,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铁农具在战国已普遍使用,秦代的铁农具又有发展?近年考古发现大量秦时期的铁犁铧?铁臿?铁锄?铁镰等,不但分布广泛,而且器形有所改进?
秦政府设置有“左采铁”?“右采铁”等专管铁器生产和使用的官吏,足见对于铁器的重视?

绿一佳农业百科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