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作物 > 食用菌种植技术 > 代栽香菇菌棒腐烂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代栽香菇菌棒腐烂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来源:网络   2022-03-27

近几年来,一些代栽香菇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菌棒腐烂现象(即培菌期菌棒腐烂、崩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菇农经济损失,局部区域已严重威胁香菇业的发展。如庆元县l999年、2OO3年菌棒腐烂率分别达l7%和3l%,个别农户达到5O%以上,损失严重。对此,我们自l997年以来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清了菌棒腐烂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1、菌棒腐烂原因

菌棒腐烂多发生在栽培年数较长的老菇区,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竞争性杂菌入侵感染,一切诱发杂菌入侵感染的因素都是导致菌棒腐烂的具体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l.l栽培品种抗逆性减弱减弱

抗逆性减弱是品种种性退化的一个表现,这是菌棒腐烂的内因。老菇区一些当家品种种植多年,种性退化,出现菌丝生命力下降、对环境适应能力减弱、抗杂菌入侵能力下降等抗逆性的退化,竞争性杂菌就能侵人为害,导致腐烂。如香菇24l-4品种,因栽培年数已久,近年来其丰产性、抗逆性都明显退化,其菌棒腐烂逐年加重。

l.2菌丝损害杂菌入侵

菌棒菌丝受到直接损伤,杂菌从伤口侵染,从而引起菌棒腐烂。这是腐烂的外因。

l.2.l栽培环境恶劣。恶劣的环境因素导致菌丝生长受阻、自溶、抗逆性减弱或衰老死亡,引起菌棒腐烂,夏季高温、通风不够、消毒药品使用不当、原材料变质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腐烂。

l.2.2虫害损伤。菇类害虫从接种口、通气孔进入菌棒生长繁殖,直接咬食菌丝体,菌丝受伤后形成局部高湿、高营养环境,竞争性杂菌入侵感染,即形成虫菌交叉感染,菌棒腐烂。老菇区虫口密度高,虫害重,烂棒也严重的原因就在于此。

l.2.3刺孔损伤。栽培过程中刺孔通气操作时,刺孔器械(铁钉、竹签等)直接刺伤菌丝,杂菌入侵感染,继而菌棒腐烂。

l.2.4药害损伤。香菇菌丝或子实体对多数农药都很敏感,易造成药害损伤。如敌敌畏、乐果等对菌丝有明显的毒害作用,菇农又较习惯使用这些常规农药进行治虫,结果治了害虫,烂了菌棒。

l.3病菌为害。顽固性寄生菌或病毒直接入侵或干扰,引起菌棒腐烂。

2、菌棒腐烂防治

针对菌棒腐烂原因和引发途径,菌棒腐烂的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贯彻整个栽培管理始终。

2.l选用优良品种,对退化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依据本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浙江省35O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要选用抗逆性强的庆元9Ol5和庆科2O等品种,而不宜种植l35等抗逆性弱的品种。

2.2规范栽培管理

2.2.l改造菇棚,搞好栽培场地的环境卫生。将菇棚高度从原来的2.5米升高到3.5米,宽度从3.5米增加至5.4米以上,并整固结构,彻底改善培菌和出菇环境。前季留下的废菌棒要及时清理,老菇场要喷酒高效低毒的杀菌杀虫剂,减少杂菌污染源,降低虫口密度。

2.2.2严格控制消毒药品的用量。目前巿面上消毒盒的有效成分都是相同的,用量以每立方米3-4克为佳,切勿超过6克。过量使用将杀伤杀死香菇菌丝,引起菌棒腐烂。

2.2.3接种口用蜡或胶带封口杜绝虫、菌从接种口入侵菌棒。

2.2.4刺孔通气要规范操作。铁钉直径要小于2毫米,孔深l-l.5公分,选晴天刺孔,不在瘤状物处刺孔。

2.2.5改室内越夏为野外菇棚越夏。菌棒菌丝布满袋后,移至室外菇棚层架上单层摆放,改善通风散热条件,避开夏季高温损害菌棒。

2.2.6合理治虫防病。如选用高效无副作用、无毒、药效长的菇类专用杀虫剂菇虫净等,在第一次刺孔后喷酒一次,隔两个月后再喷一次,就能有效地防治虫害,保护菌棒,而不能使用敌敌畏等不宜在香菇菌棒上使用的杀虫剂。

Tags: 香菇 香菇种植方法

上一篇:冬天蘑菇房保温技术措施

下一篇:木耳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