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种植 > 其他果树 > 枇杷开花后的管理

枇杷开花后的管理

来源:网络   2022-03-29

枇杷易形成花芽,花量大,一般98%以上的枝梢均可开花结果,营养枝少,如果不及时进行疏花疏果,会消耗大量养分,削弱树势,大小年结果,果实变小,品质变差,影响经济效益。为了节省树体养分,克服大小年结果,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疏花疏果。

枇杷花期长,一般来说在没有冻害的地区宜早进行分批疏花、疏果;在有冻害的地方也要尽早疏花,疏除量可轻些,疏果时要考虑果实冻害损失,可多留一些果实过冬。(一)疏花穗

原则上以单个枝组为单位,一般5个枝头留2-3个花穗,3个枝头留1-2个花穗,2个枝头留1个花穗,在能够辨认出是花穗时即行疏除。

疏花穗因品种、气候、当年抽穗率、树势等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无冻害地区,通常在花穗支轴形成明显、尚未开花时从花穗基部疏除,留下结果枝上的叶片。在花穗支轴未明显形成时,过早疏除易发生重茬,影响疏花效果,等到开花时过迟疏除,则造成养分的浪费。

在南亚热带平原、丘陵山地海拔高度低的果园,过早形成的花穗(7-9月)常因高温干旱等原因形成干花,坐果率极低,宜疏除;南亚热带高山栽培枇杷,早形成的花穗坐果良好,果实中熟,卖价高,可保留。

疏穗量根据气候、品种特性、树势、树龄、果实发育所需的叶片量来确定。幼龄初结果树以扩大树冠为主的果园,因种植密度小、营养期短(种后到结果的年限)抽穗率低,疏穗量可少些,留穗量占全树总枝梢数的30%-40%;反之,种植密度大、抽穗率高的品种,疏穗量可适当增多,留穗量占全树总枝梢数的20%-30%。一般情况下,成年结果树的叶果比是20:1。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枝叶生长快,果实形成早,成熟期早,采果后萌发的果痕枝易形成花芽,叶果比可小些,叶小果多;有冻害的果园,叶果比也可小些,以保证一定的产量。树势强的可多留些,留果量占总枝梢数的60%-70%;树势弱和结果枝叶少的,少留,留穗量占总枝梢数的30%-50%。采果后果痕枝易结果的品种,留穗量占枝梢总数的60%左右。疏花蕾:原则上以单个花穗为单位,在小花梗开始分离时将花穗主轴上半部的全部支穗和基部1-3个支穗摘除,保留花穗主轴中部的3-4个支穗,并将留下的支穗顶部摘除1/3,即可疏除一半以上的花蕾。

枇杷花穗为复总状花序,由1个主轴和5-15个支轴组成,有的支轴上还有小分轴。每一花穗的花朵数因品种及花枝的营养状况不同而异,一般有70-100朵,多的可达100-200朵,少的也有30-50朵。早熟品种及树势弱的开花早,一个花穗上的不同花蕾发育先后差异很大,整树从初花到末花需要2-3个月,有的长达4个月。若让其自然结果,一穗上可结十多个到几十个果实,不进行疏蕾会消耗树体营养,造成成熟期不一致、果实偏小、品质下降,所以要适当进行疏蕾。

在无冻害地区,早疏蕾还可促进果实提早成熟3-7天;有冻害的地区,要选留迟开的花(因幼果易受冻害)、多留花量,使花期与幼果期推迟。疏蕾时期一般在支轴分化明显时进行,其强度要根据气候、品种、劳动力情况而定。坐果率高、花期长的品种如早钟6号、解放钟等和幼果期无冻害的地区,疏蕾强度可重些,先摘除顶部支穗,留下2/3支穗,再摘去底部1-3个支穗,留下中部健壮支穗3-4个,并将留下的支穗顶部摘除1/3。有的地方如莆田枇杷产区,为了防止套袋后果实发生日灼病,采用全部去除阳面支穗,留向下阴面强壮支穗3-4个。花期相对集中的品种如长红3号,因花期短,开花期易受不良气候(高温、干旱、霜冻前)影响,若疏蕾时过重,会造成坐果不良,影响翌年产量,所以疏蕾强度要轻。(三)疏幼果

原则上疏幼果必须在冻害威胁已经解除而果实尚未迅速发育之前进行。

疏蕾后,一个花穗仍有不少果实,通常在6个以上,要根据品种、树势、结果枝长势、全树总结果量来确定疏果量。大果品种留1-3个,枝梢粗壮、叶片多的可留3-4个,中果品种留4-5个,小果品种留5-7个。疏果时先疏去畸形果、病虫果、机械伤果、受冻果,留下生长较一致的果实。无冻害地区疏果要早,一般在幼果长至黄豆到花生粒大小时进行,有冻害地区可延迟。

Tags: 枇杷 枇杷管理技术

上一篇:芒果树疏花疏果技术措施

下一篇:火龙果果实如何套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