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作物 > 苗木种植 > 池杉的生态习性 池杉栽培管理与园林用途简介

池杉的生态习性 池杉栽培管理与园林用途简介

来源:网络   2022-03-27

池杉原产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我国20世纪初引入,目前在长江南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园林树种。本文介绍池杉的生态习性,以及池杉栽培管理与圆林用途。

一、池杉的形态持征

池杉的形态持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较窄,尖塔形;树干耳部膨大,常具膝状呼吸根;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形;大枝向上伸展,一年生小杖绿色,二年生小杖褐红色。

池杉的叶钻形或条形,紧贴小枝螺旋状排列或条形叶稍展,中脉微隆起,叶色春季嫩绿,秋后转棕红。球果10月成熟,圆球形,种子红褐色,呈不规则三角形。

二、池杉的生态习性

池杉的生态习性

池杉为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适宜于年均温度12—20℃地区生长,温度偏高,更有利于生长;耐寒性较强,短暂的低温(-17℃)不受冻害;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适宜池杉生长。

池杉喜深厚、硫松、湿润的酸性土壤,有较强的耐湿性,长期浸在水中也能正常生长;也具一定的耐旱性。枝干富韧性加之冠形较窄,故抗风力强。萌芽力强,为速生树种。

三、池杉的栽培管理

池杉的栽培管理

池杉主要以播种和扦插方法繁殖。池杉主根粗而深、侧很少而稀,移植时要特别注意少伤根系,运苗时用湿草覆盖扎缚,保护根系,移植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

池杉为速生树种,如进行间作,则要全面整地;可采用1米×2米或1.5米-3.0米的株行距,如栽后不间伐,宜用2米×2米或3米×3米株行距。春季阴雨天是栽植好天气,晴天栽植后要浇水。

栽植后2-3年内,每年要除草中耕二、三次;在干旱季节要浇水抗旱;林内最好间种粮、油或绿肥作物,直到林分郁闭为止。

池杉抚育管理时,要注意剪除其中生长细弱的一个梢头,仅留一个主梢向上生长;树冠下部生长不良的侧枝以及在树冠内部显著影响生长的特别粗大的侧枝,都要及时剪去。

四、池杉的园林用途

池杉树形优美,枝叶秀丽婆娑,秋色叶火如茶,耐水湿,特别适合于水溪湿地成片栽植、孤植或丛植。

在庭园中常和水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等混栽,以增加层次色彩的变化,构成独持的湖边水景;池杉可和秋色叶树种如水杉、银杏、青枫、黄连木等构成壮丽的秋色叶景观。

由于树冠狭窄、杖叶稀疏、耐水混又抗风,故成为农田水乡网的极优良材种,还可作为防护林树种。

池杉材质轻软,结构较粗,不易翘曲开裂,耐腐性强、并耐白蚁侵蚀,可供建筑、枕木、桥梁、船舶、家具及车辆的用材。

Tags: 柏树 池杉

上一篇:香柏树简介 香柏树的栽培管理及其经济价值

下一篇:日本花柏的生态习性与形态特征 日本花柏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