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种植 > 浆果果树 > 葡萄“水罐子病”是怎样发生的

葡萄“水罐子病”是怎样发生的

来源:网络   2022-03-29

葡萄“水罐子病”是营养失调造成的生理障害,也叫葡萄转色病。葡萄“水罐子病”一般在果粒上色后开始发生,使有色品种着色不良,白色品种呈“水泡状”。病果糖度低,味酸,果肉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果粒与果柄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

葡萄“水罐子病”在树势弱、摘心重、果实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以及有效叶面积小的情况下,往往会加重发生。据试验,当发育枝数量占总枝梢数的30%左右时,由于枝叶量的增加,病穗率减少70.6%。适当减轻摘心程度,一般每梢留14片叶时,能够减轻发病程度,病穗率比强摘心(每梢留8-10片叶的)降低11.6% -26.9%。每结果母枝留双果枝,每果枝上留双穗果的,病穗率为38.8%;每结果母枝留1个果枝,每果枝卜留1穗果的,没有发生水罐子病。年中于花前、花后、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布一次4%草木灰浸出液、2%过磷酸钙浸出液、0.3%尿素液,以及磷酸二氢钾200倍液,均能显著减轻发病。其中,以喷布200倍磷酸二氢钾液的效果最好,病果率仅为1.6%。综上可见,增施肥水、适度轻摘心、控制果实负载量、喷布磷酸二氢钾液等,都是防治葡萄“水罐子”病的有效措施。

Tags: 葡萄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上一篇:草莓有些什么需肥特点?

下一篇:怎样确定葡萄的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