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种植 > 其他果树 > 常见果树蛀果害虫的防治方法

常见果树蛀果害虫的防治方法

来源:网络   2022-03-29

蛀害苹果、花红、梨、山楂、桃、李等果实的害虫,主要有以下8种(类)。由于各地的虫原、气候环境和所栽的树种、品种不同,所以发生的种类、时期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在云南是梨食蝇分布最广和危害最重,梨小和桃蛀螟次之,其他5种较轻。果实被害后,严重降低品质和效益。蛀害重的,果内全是-包虫屎,不堪食用,常造成丰产不丰收。

一、区别与危害状

1、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属鳞翅目果蛀蛾科。主要蛀害苹果、花红、梨、山楂、桃、李的果实。小幼虫黄白色,老熟幼虫桃红色,体长约l2毫米,头部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以老熟幼虫入土越冬,l年发生2代。产卵期,越冬代为6月上旬始期,7月上旬盛期。第l代为8月。幼虫从果皮蛀入,初蛀时从蛀孔流出泪状胶汁,入果后愈合成小黑点,虫在果内纵横蛀食直至果心,蛀道里充满像豆沙一样的粪便,被蛀果面呈凸凹不平地畸形"猴头果"。

2、苹小食心虫。简称苹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主要危害苹果、梨、花红和海棠。小幼虫白色,老熟幼虫粉红色,体长约6毫米。l年发生2代,以第2代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里越冬。产卵期,越冬代在6月中下旬,第l代在9月上中旬。幼虫只在果皮下浅处蛀食,不深入果内,被害处形成褐色干疤,疤上有少许虫便。

3、白小食心虫。简称白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的果实。幼虫白色,体长lO一l2毫米,头部浅黄棕色。l年发生2代,以第2代老熟幼虫在树干的皮缝内结茧越冬。产卵期,越冬代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l代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幼虫从梗洼或萼洼处蛀入果实,仅在果皮下局部危害,不深入果心,被害的梗洼和萼洼处堆满粪便,以丝连缀而不落。

4、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主要危害梨、桃和苹果。小幼虫白色,成熟时黄白色或粉红色,体长lO一l3毫米,在南方l年发生6一7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中或主干根颈周围越冬。产卵期,越冬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l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早期果实受害部略微凹陷,呈青绿色。晚期受害果实外表正常,幼虫多在果内蛀食,亦可进入果心。幼虫脱果后,脱孔周围逐渐烂成"黑膏药"。此外,第2一3代幼虫还蛀害桃树的嫩梢,被蛀后萎蔫枯死。

5、梨食蝇。被果农称为梨蛆,是云南的地方害虫,以幼虫蛀害梨、苹果、桃、李等果实。小幼虫白色,成熟幼虫乳白色或米黄色,体长8一lO毫米,头尖尾粗,尾端平,无足,蛆形,触之能跳。l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产卵期,越冬代于6月下旬,主要蛀害桃和李。第l代在7月中下旬,主要蛀害梨、苹果和花红。成虫产卵于果实上后,由产卵痕流出少量汁液,随后变褐,幼虫孵出后蛀入果实窜食果肉,蛀道内充满虫屎,严重时果肉蛀食始尽,失去食用价值。每果有虫3一l3条。

6、桃蛀螟。俗称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桃果,次为梨、苹果、玉米和葵花。幼虫粉红色,长约25毫米,头深褐色,前胸背板褐色,l年发生2一4代,以老熟幼虫在翘皮缝里越冬。羽化期,越冬代在6月中旬,第l代在7月上中旬。卵散产于果实上,每果3一4粒,多达2O余粒,幼虫孵出后,从果肩或胴部蛀入果实,-果内有虫l一8头,被蛀果常从蛀孔泌出黄褐色透明胶汁和虫屎,蛀道内也充满粪便。

7、吸果夜蛾。危害苹果、梨、桃、柑桔等果实的有落叶夜蛾、枯叶夜蛾、毛翅夜蛾、鸟嘴壸夜蛾、干嘴壸夜蛾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以成虫锐利的虹吸式口器刺入果皮,吸食汁液。被害果面留有针头大的小孔,果肉失水呈海绵状,以手指按压有松软感。被害果腐烂,不堪食用。由于夜蛾喜食糖汁,所以汁多味甜的品种受害重和用糖醋液防治的效果好。幼虫一般危害麻、棉、通草、木槿、椰等植物。成虫在5月份开始出现。

8、卷叶蛾类。主要危害苹果,其次为梨、桃、杏、李、山楂。苹果小卷叶蛾,以幼虫卷裹嫩叶,把果皮舐食呈许多小坑洼,l年发生3一4代,以小幼虫在树皮缝里和剪锯口周围越冬。苹果褐卷叶蛾,以幼虫卷裹嫩叶和把果实舐食呈片状凹陷,l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主干的粗翘皮内越冬。苹果卷叶蛾,以幼虫把叶片卷裹成虫包,把果实舐食呈不规则凹陷,l年发生2代,越冬与前两种相似。这三种卷叶蛾均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幼虫均非常活泼,稍受惊动,即吐丝下垂,用手轻触头部即迅速后退,触其尾部即迅速前进或跳动。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喜光、果汁和糖醋,故用糖醋液和诱蛾灯诱捕的效果好。被舐果轻的可长成硬干伤疤,重的引起病害而导致果实腐烂。

Tags: 果树 果树种植方法

上一篇:棚栽果树病虫害的防治

下一篇:果树全年四次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