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粮食种植 > 小麦种植技术 > 怎样减少、减轻小麦旱灾、冻害的影响

怎样减少、减轻小麦旱灾、冻害的影响

来源:网络   2022-03-26

近几年的生产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后或旋耕后进行耙压,或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偏轻。本文介绍怎样减少、减轻小麦旱灾、冻害的影响。

减轻小麦旱灾、冻害的影响

1、实施耕翻

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的15公分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应旋耕3年,耕翻1年,破除犁底层。

2、尽量少免耕

以传统铧式犁耕翻,虽具有掩埋秸秆和有机肥料、控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等优点,但每年用这种传统的耕作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

由于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可以不必年年深耕。为此,对于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以2~3年深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 少免耕 ,包括旋耕或浅耕等。

3、耙耢、镇压

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耙地。

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

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

4、选用良种

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良种种植。

一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或春性品种。

近几年黄淮冬麦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半冬性品种种植的区域偏北,经常出现冬前发育过快,在冬季或早春遭受冻害的现象。

北部冬麦区应选用冬性品种,有的地区选用了半冬性品种造成冬季冻害死苗,在生产中应予以重视。

二是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在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应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而在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

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麦棉套种,不但要求小麦品种具有适宜晚播、早熟的特点,以缩短麦棉共生期,同时要求植株具有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点,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良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抗早衰、抗青干的品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南方多雨、渍涝严重的地区宜选用抗(耐)赤霉病及种子休眠期长的品种。

Tags: 小麦 小麦种植技术

上一篇:小麦冬前旺苗怎么办 小麦旺苗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小麦冬前管理 小麦冬前旺长如何防控